
分泌性中耳炎又被叫做卡他性中耳炎,渗出性中耳炎,中耳积液等,主要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。在冬春季节比较多发,常见于小儿身上。成都耳鼻喉医院医生指出,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在6到8周没有治疗者,可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,情况较之比较为严重。
>>>治疗中耳炎有哪些误区?点击咨询
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病因
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、中耳局部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。咽鼓管阻塞时,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,中耳内的气体逐渐被吸收,鼓室内形成负压,中耳黏膜肿胀,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鼓室内出现漏出液;或因感染使分泌物增加。中耳积液多为漏出液、渗出液和分泌液的混合液,因病程不同而以其中某种成分为主。一般认为病程早期为浆液性,后期为黏液性,部分慢性者可为白色或棕黄色的胶冻状黏液,即为“胶耳”。小儿因咽鼓管短而宽,位置较水平,且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,故易发本病。
>>>中耳炎对以后的听力有没有影响?点击了解
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
1、听力减退、自听增强多有感冒病史,头位改变听力可暂时改善。
2、耳闷耳内阻塞或闷胀感,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。急性者可伴轻微耳痛,慢性者无耳痛。
3、耳鸣多呈间歇性、低调、吹风样鸣,或为“劈啪”声,当头位改变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。
4、鼓膜耳镜检查见鼓膜内陷,有的透过鼓膜可见到液平面,鼓室积液后鼓膜呈淡黄或橙红色;慢性者,鼓膜浑浊、灰暗呈毛玻璃状。
5、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。
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
“gscx术”治疗中耳炎是众多治疗方法中效果为突出的,该治疗方法是采用耳内窥镜精细检查病变部位,定位耳部深处、隐蔽处的病变,可有效降低治疗的难度风险,提高治疗精确率,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。
推荐阅读:
成都耳鼻喉医院排名
上一篇:中耳炎会什么会引起眩晕
下一篇:患有中耳炎能游泳吗

